Micro LED正在進入全方面發展,如技術突破、芯片縮小、產業鏈豐富、良品率的提升、成本下降等等,都在呈現出Micro LED正一步步突破關鍵瓶頸。
目前推估Micro LED芯片的成本有機會以每年以30%-40%的速度下降,有利于加快導入商品化進程。
另外,從機臺設備和制程改良,到后段打線與系統整合等等各方面也都有可以促進Micro LED效率提升、并使成本下降的空間。
今年下半年以來,上下游產業鏈都在發力,Mircro LED進入加速車道,筆者梳理了近期企業對MLED的發展進度,特別是巨量轉移技術的突破、新產品的落地、產能擴產等。
洲明推出P0.4間距Micro LED直顯產品
洲明UMicro 0.4產品向全球發布。洲明UMicro LED運用COB全倒裝技術,采用EBL+(Enhance Black Level+)多層光學處理技術,可防觸痕、防眩光、防低摩爾紋,柔和度、對比度大幅提高,畫質提升,視覺體驗全面升級,實現純粹的啞光黑,讓屏體無論是在錄制環境、半戶外環境、展覽展示的環境都能實現優秀顯示效果。
Micro P0.4的實用化,不僅是突破了巨量轉移制程的難度、不僅是在分辨率集成度上的極大提升,同時也是在LED顯示的固有優勢上的再次飛躍。
康佳Micro LED邁入量產期
深康佳表示,公司在自主開發的“混合式巨量轉移技術”上有所突破,轉移良率達到99.9%,試產階段效果較好。“在半導體業務方面,本公司正在積極推進產業化工作,已建成Micro LED全制程批量生產線,Mini LED芯片已具備量產能力,Micro LED芯片開始進入量產階段”。
利亞德邁向99.999%
海通證券指出,隨著利亞德Micro LED芯片應用技術進一步成熟,利亞德的巨量轉移良率大幅提升,PCB基巨量良率已提升至99.995%,半導體級轉移良率邁向99.999%。隨著利亞德在COG、量子點等技術上的投入,未來Micro LED產品成本有望大幅降低。
德龍突破巨量轉移
德龍激光透露,上半年度公司Micro LED激光巨量轉移技術取得突破,已經通過客戶測試驗證,有望在下半年取得訂單。激光器方面,公司研發的30W飛秒紫外激光器已經完成研發,實現工業化量產,有很好的國產替代前景。公司新開發的光纖超快激光器也在做進一步可靠性驗證,有望在公司半導體領域部分設備上批量導入。
海目星首批出貨
海目星首批Micro LED巨量轉移設備順利出貨,交予客戶,這意味著海目星已成功掌握Micro LED巨量轉移技術,在新型顯示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海目星逐一突破高速定位、精準對位、激光工藝等技術瓶頸后,已完成首批巨量轉移設備的搭設,設備不僅能達到≤ 50μm Micro LED應用要求。
兆馳股份擴建
兆馳股份已完成“上游芯片、中游封裝、下游應用”的 LED 全產業鏈深度布局,在LED通用照明、傳統LED背光、顯示領域已占據主要市場份額,并持續提升高端照明、Mini LED背光、Mini LED顯示等高端產品的占比。
在LED 顯示領域,兆馳股份積極布局Mini /Micro LED新型顯示。兆馳股份陸續推出 100μm以下的Mini RGB顯示產品、Mini倒裝系列單燈產品,并將Mini LED與IMD封裝技術相結合,實現P0.6~P0.9微間距顯示器件的研制與量產。
目前,兆馳股份共擁有 100 條COB顯示模組生產線,2022 年于南昌顯示工廠新增 300-500 條線,并實現對國內知名顯示品牌廠商的批量供貨。
聚燦光電總投資15.5億
聚燦光電于發布公告稱,計劃建設年產720萬片Mini/Micro LED芯片研發及制造擴建項目。項目總投資15.5億元,其中擬投入募集資金12億元。
項目位于江蘇省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燦光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現有廠區內,主要生產Mini/Micro LED芯片,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廠房建設、購置生產Mini/Micro LED芯片所需設備等,項目建成后形成年產720萬片Mini/Micro LED芯片產能,建設期24個月。
研發投入上,聚燦光電在2022年上半年投入0.61億元,同比增加35.59%。截至目前共擁有授權專利113項,其中36項發明專利;擁有授權注冊商標14項。
國星光電良率99.99%
國星光電推出第二代Micro LED新品——nStar Ⅱ。nStar Ⅱ為一款3.5英寸玻璃基Micro LED全彩顯示屏,像素間距300微米(P0.3),采用TFT驅動實現了8bit(256灰階)色深的顯示效果;基于自主搭建的Micro LED 技術創新研發平臺,同時突破了巨量轉移及巨量鍵合雙重技術難題,其綜合良率提升至99.99%,相關技術成果未來有望在大尺寸拼接智慧屏等高清顯示產品中獲得廣泛應用。
華燦光電Micro LED主要集中在小尺寸
華燦光電在投資者互動披露了Mini/Micro LED產能、產品供應與合作方面的信息。據華燦光電介紹,其Micro LED產能目前主要集中在4英寸及6英寸產品,目前已有實際訂單。
專家觀點:
未來如何面對Micro LED的機遇與挑戰?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鄭有炓先生表示,應把握時機推進Micro LED顯示產業發展,他指出Mini/Micro LED的技術優勢帶動其三大應用市場,包含超大尺寸、超高清商用工程顯示領域,消費級電子顯示主流產業領域和穿戴式IT終端微顯示領域,其中AR、VR近眼顯示助力推進社會數字化轉型發展,也是元宇宙交互的關鍵入口,發展Micro LED顯示技術意義重大。鄭有炓院士為產業發展提出五點思考建議建議,建設高水平自立自強的Micro LED芯片產業;加強投資、持續發展Micro LED顯示裝備產業;創新開拓顯屏背板、驅動及微電子系統技術;與5G時代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造發展Micro LED顯示屏新功能;發展新技術開拓新應用,如透明顯示。
中國科學院院士、理論物理研究所戰略發展委員會主任歐陽鐘燦先生發表,“中國顯示產業新趨勢與MLED機遇”,他表示:在市場需求和技術創新雙驅動下,中國新型顯示產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MLED(Mini/Micro LED)是下一代信息技術的主流技術,在亮度,對比度、響應速度、功耗、壽命和柔性等方面表現優異,是我國液晶面板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其中COG MLED背光技術具有恒流驅動、亮度高、對比度高,不閃爍和平整度高的優點,有望成為未來的主流方向。歐陽鐘燦院士同時表示需要從產業頂層設計,規范布局,優化結構,加強對MLED顯示產業的引導和推動。
后記:行業正在完善MLED產業鏈、工藝、設計、技術,加之政策支持,中國有望率先實現MLED產業化。Micro LED領域,2026年全球Micro LED出貨量將達1550萬臺,年均復合增長率達99.00%。
MLED顯示將迎來重大的發展窗口期,包括超高清、AI、AR/VR都將是其重要的應用方向,在巨大的市場潛力驅動下,企業如何快馬加鞭加速推進MLED商業化落地將是一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