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搶在雙十一購物季之前,小米電視再次“上新”。小米電視S Pro上架了65/75英寸新款mini LED電視,售價分別為首發價4299元、5999元。這一價位再次刷新了mini LED電視的價格底線,很有小米彩電的“價格殺手特色”。行業分析認為,在彩電消費“大勢向下”背景下,搶先用新技術打造“質價比”可能是小米這輪新品的主旨。
綜合價格體驗再降“三成”
Mini LED電視被稱為液晶電視技術“最后的終極進化”。這一技術出現以來,價格持續下降已經成為大趨勢。
不過,小米這輪新品不僅首發優惠價格“很低”,更重要的是“配置很高”。例如,65英寸背光分區數達到896、75英寸達到1152個。同時,產品兼具有搭載4K 144Hz高刷,峰值亮度2200nits,支持10.7億色、ΔE≈1、杜比視界/全景聲,四核A73處理器,4GB + 64GB存儲,金屬全面屏、Wi-Fi 6、雙HDMI 2.1接口、NFC遙控器等高端配置。
此前,mini LED電視,在5000元價位及其以下,主要產品的背光分區只有三、四百個,峰值亮度在1000-1500nit,且基本不太強調色準度即ΔE概念。這次小米產品基本實現了同價位分區數翻番——“千分區產品開始進入中端經濟價位”,業內專家表示這是一次重大的“質價比”跳躍,很可能將徹底改變mini LED電視的定價格局。
對于mini LED背光電視,核心指標就是分區數量和峰值亮度。這兩個指標當然是越高越好。雖然視覺效果上的收益,隨著指標增長而呈現出遞減效應,但是高端電視追求“分區和峰值亮度雙2000”是行業的一個潛在標準門檻。小米新品將峰值亮度已經拉到2200nits,分區數也升級到近千分區。可以說產品已經具有了一半的高端屬性。
整體上,小米電視S Pro“便宜”的地方,并不是價格壓下來了多少,而是在同等價格上“性能提升了更多”。綜合來看,和此前市場中的低價格mini LED電視比較,小米新品相當于綜合價格體驗下降3成以上。
另外,行業預測,1000分區價位下探5000元檔次,將是300-400分區產品價格向更低空間前進的壓力。考慮到mini LED電視都是大尺寸產品,自身成本不菲,這將產生一種“配置矛盾(即傳統背光和不斷下降成本的入門mini LED背光之間拉不開價位差)”:長期看,65英寸及其以上產品,不采用mini LED技術將不在具有“競爭力”。大尺寸電視全面mini LED化,或隨著這項技術的價格下降,而成為必然。
市場成長主力mini LED技術進入新競爭階段
據奧維云網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618期間,我國彩電市場Mini LED零售額份額占比已經突破10%; 2022年Mini LED電視國內銷量達39.5萬臺,同比增幅高達385.3%。而同期,國內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3634萬臺,同比下降5.2%,零售額規模為1123億元,同比下降12.9%。
從全球看,mini LED電視也是“救市法寶”。根據群智咨詢統計2022年全球Mini LED TV出貨量約290萬臺,并預計2023年出貨330萬臺。這是在2023年全球彩電銷量預測2.15億臺,總規模將同比下降2.5%的消費需求弱勢背景下的預測。同時,其預測2024年mini LED電視銷量將達到450萬臺,全球市場占比上升到2.1%,是2021年的三倍。
Mini LED電視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這是行業的共識。但是,此前這類產品的高增長都是“高端增長”。Mini LED中端價位市場才剛剛開始建立,入門市場尚未啟動:這也是為何千分區價格壓到中端價位上,這種供給變化如此重要的原因,這意味著入門市場將具有“建設的可行性”。即2024年mini LED電視的價格起點可能從目前的5000元,下壓到3000元。
行業分析認為,如果mini LED電視能夠逐步完善和提升中端市場供給的質價比、并開拓普及市場的性價比競爭,則市場增長速度將真正“爆發”。有研究認為,未來彩電消費的大約四分之一以上市場具有mini LED化的潛在需求。
實際上,隨著近5年mini LED顯示背光技術的逐步成熟、產業鏈供給能力的可靠提升,行業對這一技術的應用水平已經從此前的“攀登高峰為主”,向未來的“提升成本競爭力為主”轉變——創新和發展的周期正在出現轉折!這也是小米電視S Pro推出的背景。
目前,mini LED電視已經實現萬分區+10000nits高亮+QD色彩的極致作組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技術上限,會超越人眼視覺的極限、特別是進一步的極致亮度的提升,可能帶來的不是視聽效果的升級,而是眼部不適的增加。即“從看得見”的角度看,mini LED技術向上的方向正在進入“天花板”時代。
當然,這不妨礙mini LED技術在LED外延品質、晶體顆粒的物理尺寸、IC驅動技術、背板電路技術等方面繼續進步。但是從最為影響視覺效果的分區+峰值亮度看,市場已經觸及“可能需求的頂”。這一背景下,未來的技術開拓,最可能的方向就變成了“既有性能產品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拓展更廣闊的需求規模”:即普及型競爭創新。
質價比也離不開價格,mini LED下一站是價格戰嗎
國內彩電消費已經過了簡單“性價比”時代。對此,一個新的學說叫做“質價比”。即日趨理性的消費觀,和產品供給的極大豐富、產品技術的極大發展、消費者經濟能力的提升,讓消費者能夠“按需索購”。
在這一新消費趨勢中,多數消費者不會簡單的為價格低廉而沖動消費、也不再會簡單的為參數徒高而熱烈擁抱奢侈品。但是,質價比概念并非沒有“價格因素在其中”:質價比競爭,隱含的課題是“在主流價位、在消費者更傾向于接受的價位,盡可能提供更好品質的產品”。——對于mini LED技術,這種新興的、過去主要布局高端的產品而言,其實就意味著“價格向市場中位運動”的必然。
簡而言之,沒有合適的價格也就不會有“質價比”、不會有一種技術產品的普及過程。目前,小米產品創造了mini LED電視的新低價,但是這個新低的65英寸4299元,距離上一個新低的4499元只有不到半年時間。在性能升級的同時、價格持續降低,這將是未來一段時間mini LED彩電市場更大的看點。
除了彩電之外,mini LED顯示技術在PC顯示器、NB顯示器、車載等方面也在進入“新的價格下行周期”。例如,27英寸的Mini LED電競顯示器價格已經降低到2000元價位以下、甚至一些特價產品出現了1499元價位——mini LED與傳統背光產品的價格已經進入“重疊區間”。
“或許,mini LED作為一種更高端的技術,不會與傳統產品在價格底線上廝殺;但是就mini LED這一品類內的產品而言,價格大戰也不可避免!”行業人士指出,小米電視S Pro的再次壓低mini LED彩電的價格底線,不是結束、而是開始。隨著mini LED產品價格上的“更為舒適”,相信其市場銷量也會進入新的增長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