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智能研修平臺應用試點項目
內容:
2021年3月,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聯合北京中慶現代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啟動“智能研修平臺應用試點工作”。目前,已遴選108個區和276所學校,涵蓋28個。ㄊ校,并成立專家組,培養了一批領航區、校以及創新應用教研團隊和卓越教研員與卓越教師。
每年組織典型應用案例遴選和領航遴選等活動,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強烈反響,已孵化百余個創新和典型應用案例,全國10萬+教師應用平臺開展智能精準教研活動。
項目:
教育部“網絡教研”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
內容:
2023年4月,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公布“2022年度教育部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名單”,其中“眾智行遠”智能教研環境設計及應用實踐共同體和“深度 精準 優質”基于區校協同的智能教研實踐共同體兩個項目入圍,且名列前茅。
現代中慶作為兩個共同體的共同申報單位和核心成員單位,為網絡教研共同體項目提供AI核心技術支撐和社會資源支撐。
項目:
教育部第二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項目
內容:
2022年5月19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公布第二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名單的通知》,公布了218個虛擬教研室名單。文件要求圍繞創新教研形態、加強教學研究、共建優質資源,開展教師培訓等重點任務。由華南師范大學胡小勇教授團隊牽頭的“教師智能教育素養研究教研室”成功入圍。
現代中慶作為協同單位,為 虛擬教研室提供全面技術支撐。
技術創新合作
合作院校:
華南師范大學
項目:
師范生智能實訓關鍵技術與場景示范產學研基地
合作:
2022年9月,華南師范大學與現代中慶圍繞“師范生教學能力智能實訓”主題,共同組建產學研團隊。
目的:
借助人工智能技術促進師范生高質量培養
內容:
借助人工智能技術,開展師范生教學能力智能實訓系統的應用場景搭建、硬件環境建設、關鍵技術研發和系統平臺開發,努力構建職前職后一體化智能實訓平臺,為師范類院校培養師范生,以及廣大中小學校、幼兒園培養“強師”,提供專業化、智能化、前沿化的技術支撐。
合作院校:
揚州大學
項目:
智能精準教研關鍵技術與場景示范產學研基地
合作:
2023年3月,現代中慶與揚州大學數字媒體應用研究所正式簽署《中慶智能精準教研項目整體方案設計》三年戰略合作協議。
目的:
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教師教研的深度融合
內容:
在智能研修平臺研發和大規模推廣使用基礎上,拓展、延伸、升級、改造而成的新一代智能精準教研系統方案,構建我國基礎教育教師智能教研的新型服務體系,推動教師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探索教育教學研究的新形態、新模式,助推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合作院校:
沈陽師范大學
項目:
遼寧省智能精準教研領航實訓基地
合作:
2023年9月,北京中慶現代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東茂、沈陽師范大學計算機與教學基礎教學部高鐵剛主任共同登臺并簽署聯合推進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智能研修平臺在遼寧全省的落地實施工作建設與應用協議。
目的:
聯合推進智能研修平臺在遼寧全省的落地實施
內容:
2023年9月,由遼寧省教育廳等七部門主辦、沈陽師范大學承辦的“首屆遼寧’校企協同科技創新伙伴行動’高校成果轉化對接活動”在沈陽市遼寧大廈舉行。作為大會的重要對接成果之一,現代中慶宋東茂董事長、沈陽師范大學高鐵剛主任共同登臺并簽署聯合推進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智能研修平臺在遼寧全省的落地實施工作建設與應用協議。
合作院校:
內蒙古師范大學
項目:
人工智能精準教研應用產學研基地
合作:
2023年9月14日,在包頭市第五十一中學校園內,包頭市第五十一中學和內蒙古師范大學、北京中慶現代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人工智能精準教研應用”合作研究三方協議,標志著這一匯聚高校、中學、企業三方的戰略合作項目正式啟動。
目的:
實現小學、企業與高校專家團隊三方合作,夯實包頭五十一中智能研修應用基礎三方的合作主要體現在企業提供技術支撐,高校專家團隊提供教學指導和專業培訓,學校深化智能研修落地實踐。
內容:
在智能研修平臺研發和大規模推廣使用基礎上,拓展、延伸、升級、改造而成的新一代智能精準教研系統方案,構建我國基礎教育教師智能教研的新型服務體系,推動教師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探索教育教學研究的新形態、新模式,助推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合作院校:
華中師范大學
項目: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區域教研模式研究產學研基地
合作:
2017年7月,華中師范大學與現代中慶,圍繞“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區域教研模式研究”主題,共同成立產學研基地。
目的:
探討“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區域教研模式研究”。
典型應用成果
實地調研
在近兩年的實踐探索中,試點工作組深入一線開展基線調研和實地考察,與專家團隊進行交流研討,實地調研試點工作區及其下屬學校,并委托華中師范大學面向全部試點工作區和學校開展問卷調查,形成《2021年度應用試點工作基線調研報告》和《2022年度應用試點工作基線調研報告》。
全國會議
依托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智能研修平臺應用試點項目,每年組織開展試點工作啟動培訓會、經驗交流分享會等大型會議活動,內容包含專題工作部署、主要文件解讀、特邀專家報告、平臺應用培訓、典型案例分享、專家案例點評、教師主題沙龍、現場應用展示等,獲得廣泛好評。
遴選領航
充分發揮智能精準教研示范引領作用,全面體現區、校、團隊、教師,包括教研員個體的角色與作用、發展與變化、能力與水平、成效與影響力,目前,已遴選了3個領航試點工作區、7所領航試點工作校、5個創新應用教研團隊、5名卓越教研員和10名卓越教師。
遴選案例
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前進。應用試點工作歷時兩年多的實踐探索,在專家引領、行政推動、企業助力、個性化指導下,探索出了有效的工作推進機制,培育了一大批智能精準教研的創新應用案例。
公開出版成果
2022年,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聯合揚州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北京中慶現代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組織專家團隊研究和撰寫了《人工智能賦能精準教研發展藍皮書》。
藍皮書分為理論、實踐、案例三大部分十四章。
藍皮書的正式出版和發布,勢必對推進智能研修平臺應用試點工作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多重促進作用,對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的高質量建設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
行至三十年,中慶依舊以最年輕的心態、最赤城的熱愛、最鏗鏘的步伐奔走于中國教育事業的最前沿,并不斷擴展業務版圖,為中國現代化教育視野與教育工作者們盡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