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下午,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工業企業生產廢水退出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現場會在國星光電總部召開,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陳振華及五區分局主要領導,國星光電董事、副總裁胥小平及公司安全環保部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國星光電成為佛山市禪城區率先打響工業廢水有序退出戰企業示范案例
會上,國星光電安全總監趙森作為佛山市首家“直排入河,生態補水”示范企業代表發言,匯報了國星光電助力重新構建佛山市工業廢水排污體系,積極踐行國有上市公司責任擔當,為實現綠色轉型和低碳繁榮貢獻作出的積極探索。
陳振華局長對國星光電積極履行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給予了充分肯定,強調國星光電作為國有企業、上市公司主動擔當、攻堅克難,率先完成生產廢水退出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以先行示范引領改革突破,為后續全市推廣闖出一條新路。
▲“工業企業生產廢水退出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現場會
近年來,佛山市禪城區深入實施水環境全流域強統籌大兵團分層次治理,堅持系統治水、聯動治水,轄區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但仍面臨著雨污分流不徹底、暗涵整治任務艱巨、主干河涌水質不穩定、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低等問題。在工業廢水污染防治方面,部分低濃度工業廢水擠占生活污水處理空間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工業廢水退出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在佛山市還沒有先例可循,作為佛山本土龍頭企業之一,國星光電在廣晟控股集團的領導下,在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大力支持下,積極踐行國有企業責任擔當,率先立項。“直排入河,生態補水” 改造項目歷經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項目建設期間經過多次勘測、精心施工和認真測試,同時,得到了禪城區及張槎街道的環保主管部門、水利主管部門,以及張槎街道辦事處的大力支持,有關負責領導多次蒞臨現場指導,終于在近日完成了“直排入河,生態補水”改造項目,這也標志著國星光電成為佛山市首家合法“直排入河,生態補水”示范企業。
“直排入河,生態補水”改造項目意義重大:(一)騰出空間,推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低濃度工業廢水經專用管道排入河涌后,不再擠占生活污水處理空間,污水管網可以輸送更多的污水到生活污水處理廠,不僅有利于提高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也減少了污水管網高液位運行帶來的溢流風險。(二)減少支出,降低企業環境治理成本。根據相關規定,實施工業廢水退出的企業,可依法申請減免污水處理費 (新增繳納少量環境保護稅)。按照禪城區1.63元/噸的非居民標準計算,國星光電每年可節約污水處理費約40萬元。(三)生態補水,提高河涌水體自凈能力。低濃度工業廢水作為生態補水,增加了水體的流動性,不僅可以提高河涌水體的自凈能力,緩解水體污染,還具有恢復水生態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等作用,生態效益明顯。
▲項目勘察及成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國星光電始終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堅持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道路,高度重視工業三廢治理,持續創新環保管理模式,今年以來,公司安全環保工作將源頭減排和過緊日子作為工作基調,通過深入學習研究環保法律法規,更多頻次和環保主管部門匯報溝通,此項目利用公司地理優勢和政策充分銜接,花費較小的成本(包含入河排放口設置論證、入河排放管道建設、升級在線監控設備等,共計約30萬元),實現直排入河,生態補水。預計每年可為公司節省污水處理費約40萬元(9個月可收回建設成本),長期收益可觀。
接下來,國星光電定將積極踐行國企責任,為佛山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助力廣晟控股集團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貢獻國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