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18購物季,已經在“史上最強補貼的高調開始和最卷618的結尾之間匆匆過去”。可能,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今年的618印象并不深刻:即便是,筆者及身邊的幾個朋友,采購金額明明已經超越以往,但是還是“沒啥特別”的感覺!
這就是618、乃至雙十一的“新常態”:專家說,消費者已經“審美疲勞”。同時,加之國內消費市場從比價時代、追星時代、奢侈消費時代等“老主題”,正在進入“新冠后”的“價值消費時代”。消費規律和心理上,留給商家的“PUA”空間已經減少,這促成了618購物季“內涵”的質變:
三“新”打頭陣
從統計數據看,2023年618市場,以新產品、新物種、新渠道為核心增長點,構成了“三新”邏輯。
其中,新物種很好理解,即非傳統類產品。如家電市場的掃地機、特殊小家電;視聽品類的XR與投影大屏等等。區別于傳統大家電、特別是白色家電市場那種技術、形態、功能的高度成熟,新品類“普及度低”、“價值和功能新穎”、“行業技術進步較快”。后三點決定了,新物種“自然擁有成長空間”。
另一方面,更多的行業沒有“新物種”光環。那么怎么辦呢?答案是“618成為了新品季”。即將618作為春季新品集中鋪貨上量的時間節點。這是一種廠商供給側的選擇。這種選擇其一是,可以“老樹新華”為傳統產品帶來點新意;二是,價格優惠等信息更容易“操作”,新產品的折扣是多少,品牌更容易說了算,而不像老型號價格早已“透明”。
第三方面,2023年抖音、快手等電商平臺格外受到重視。例如,堅果智能投影機618戰報就指出,“抖音新興電商平臺”增長527%;極米戰報也指出,抖音平臺增長200%。這樣的數據,在2023年618市場,投影品類整體銷量處于“增長低谷”的背景下,格外突出。另據快手電商發布618大促戰報數據顯示,在6月1日-6月18日大促活動期間,快手電商訂單量同比2022年增長近四成,買家數同比去年增長近三成
甚至,在平臺的“新”意上,老玩家也在搞新花樣。例如,擅長特賣服飾和美妝品類的唯品會,寵物生活、營養健康等銷量同比增長30%;賣數碼家電有優勢的京東,618開賣1小時,奢品箱包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00%,奢品飾品品類增長150%——當然,作為宇宙級綜合平臺,淘寶系就沒有這么好的“新方向”可選了。
總之,在618購物季進入“新常態”之后,行業還是重點從“新”上去挖掘機遇。雖然整體的銷售額指標可以淡化,但是“新潛力點”誰都不能放棄。這是“存量之爭”的特征。未來各個平臺日趨綜合化、618購物季日趨成為上半年新品放量季,是大概率的事件。
不拼總量,拼質量
2023年618的市場競爭邏輯,核心是“補短板”“拼質量”。從平臺看,京東在2023年進行了框架和戰略目標的調整,目標“從此前數年追求效益為先,向數量和規模市場傾斜”。對此,有行業人士表示,京東如果不能在規模上做做文章,未來電商第二的位置,就可能讓給拼多多了。或者說電商有拼多多、淘寶、京東三強和新興平臺崛起等趨勢下,各個平臺端口的危機感都在增加。——拉更多的客戶、保規模,是重要任務。
但是,反觀很多品類品牌,2023年在規模上處于守勢:一方面是國內外宏觀經濟格局,不支持總消費量的大量增長;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大多數的品類產品都是“老”字號。除了提升行業市場集中度外,沒有別的辦法實現“大規模增量”。而吃掉兄弟企業,提升行業集中度,可并不容易。
在數量“犯難”的背景下,拼質量就成了必選路徑。例如,今年618空調市場,新一級能耗產品占比明顯更多;再例如,家電企業在套系家電上的布局更為深入。當然,拼質量也不是僅僅“老產品的專利”——智能投影作為“中年品類”也提前進入拼質量的階段。
例如,以普及和低價著稱的1LCD機型,就在亮度上實現了新升級——亮度提升、更大的品牌,但是價格不變,成為競爭的主要邏輯。這一點也促成了這一細分品類品牌集中度的提升。在DLP智能投影機型上,突出高端成績更是成為品牌亮點:如極米新上市的超級混光產品,618戰報顯示銷售額達6000萬,作為價格近萬元的機型,618購物季近七八千臺的銷量,著實是一個好成績。同理,堅果全色激光產品N1 Ulitra拿下京東4K機型銷售額第一的成績。這些高價位機型,創造了“618智能投影機的新歷史”,也表明至少一部分用戶是渴求更高性能的產品體驗的。
即提升單品附加價值和銷售額,是未來很多行業“存量之爭下”獲得營收業績增長的關鍵。而高端產品的研發投入,產生的技術積累,也將持續反哺整個產品線。通過這種良性循環,國內眾多品牌企業將告別價格戰、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走上“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道路。——這也是618購物季未來的存在境界:質量優先的邏輯在2023年越發凸顯。
解決消費者的問題,高質量成長的未來之“徑”
“新品、新物種,就能持續暢銷嗎?”統計數據看,也不盡然。例如,2023年618購物季,家用大屏電視的銷量就低于預期。想象中的火爆沒有來臨,部分產品出現了備貨大于所需的情況。
對此,有分析認為,大屏彩電經過一年多的快速爆發式增長,已經到達一個存量瓶頸:一方面,大屏產品往往價格更高,面向的應該是一二線城市為主、中高端人群。但是,另一方面,一二線城市存量住房往往客廳寬度有限。75英寸電視最好要有4米的舒適健康觀看距離、98英寸更是要求6-7米的觀看距離……“房子大小限制了大尺寸彩電的普及度”。業內專家認為,相比產品價格而言,液晶大屏的觀看距離已經成為其市場進一步發展的“致命傷”。
不過,這也恰是上文中高端家用投影能“上量發展”的原因。投影和激光電視反射式成像,畫面舒適度更佳,需要的合理觀看距離比同尺寸液晶大屏低一個層級。同時,在整體價位上,投影大屏也擁有優勢。這就是為何投影機家用市場能夠成長到一年六七百萬臺的關鍵。
以上的例子說明,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技術手段之間必須需求“高度一致性”。當消費需求變成“沉浸式大屏”這種高質量要求的時候,所謂質量性競爭的核心,就是如何理解消費者的需求,并去滿足它。這方面,行業需要更多的從消費者的實踐情況出發,創新好用、實用的產品,而不是只是去追極致的參數和花式的新技術。
“電商平臺的供給日益完備和充沛,新興世代消費者對電商的日常光顧和熟練也達到空前水平。這樣的背景之下,所有的競爭,其實,都需要圍繞更為精細的滿足消費者需求展開。”消費專家指出,高質量競爭和發展,就是個性化的消費需求滿足能力的競爭。2023年618市場,不同產品線的增減之間,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綜上所述,2023年的618購物季,具有非常鮮明的“后電商時代”特征——即電商已經和傳統商家處于同樣的“飽和市場”之中。深陷這種飽和競爭、存量之爭的,還包括眾多老物種、中年物種。如何適應不能再帶量的618,并在“質”這一端玩出彩來,將是新的起點和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