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中國視頻云市場跟蹤,2024上半年》報告顯示,2024上半年中國視頻云市場規模達到近48.1億美元,同比增長3.9%。2024年主要音視頻平臺終端用戶DAU及平均播放時長止跌企穩、直播帶貨以及部分場景需求持續增長、出海服務范圍不斷拓展,均為視頻云市場回暖奠定基礎。
根據IDC定義,視頻云研究覆蓋了面向視頻應用場景的全部公有云和專屬云基礎設施,視頻內容分發網絡(含點播帶寬),以及在視頻云基礎設施上部署的視頻產品、服務或解決方案。其中,解決方案市場按照視頻云應用場景和典型產品類型,IDC將其劃分為“視頻直播”、“音視頻通信”、“視頻點播與媒體處理”、 “媒體生產與媒資管理”等賽道,而視頻開發平臺、視聯網等產品和服務暫計入“其他”分類。
視頻云基礎設施市場
2024上半年,中國視頻云基礎設施市場規模達到38.3億美元,視頻內容分發網絡與視頻公有云/專屬云基礎設施市場規模分別達到18.3和19.9億美元。
其中,視頻內容分發網絡服務(點播帶寬)市場中,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中國電信、火山引擎、網心科技合計市場份額環比提升,本期達到63.4%。
視頻云解決方案市場
2024上半年,中國視頻云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到9.8億美元,其中,視頻直播云服務、音視頻通信云服務、視頻點播與媒體處理、視頻生產與媒資管理分別達到5.0億、1.3億、1.4億、0.6億美元。
其中,視頻直播云服務市場中,騰訊云、華為云、阿里云、火山引擎、金山云合計市場份額環比提升,本期達到66.1%。
音視頻通信云服務(RTC/RTE)市場中,聲網、騰訊云、即構科技、火山引擎、阿里云合計市場份額環比持平,為77.4%。
“挑戰”與“機遇”交織,視頻云市場止跌回升
2024年伊始,市場情緒尚未從下游大客戶“極限降本”壓力中緩解過來之際,上游生產資料供應商便采取多種措施開始了超預期的基礎資源“價格管控”。除繼續優化調度策略、提升編碼效率、尋找局部資源價格洼地、靈活搭配不同資源外,部分服務商甚至開始主動削減低毛利頭部客戶業務,頭部服務商普遍采取了提高自研音視頻專用芯片或低成本通用芯片水位、增加出海業務投入等策略。
但同時,IDC亦觀察到“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與視頻云產品融合同樣實現了超預期進展。
音視頻交互方面,繼多家頭部視頻云服務商從2024年5月起,相繼宣布提供“RTC+云端音頻文本轉換+大語言模型”方案,在融合了“消噪”“智能打斷”等能力后,可以提供不受地理位置與終端算力限制的大模型音視頻對話服務;10月1日,OpenAI在官方渠道為GPT-4o向開發者推薦第三方實時API,支持“RTC+GPT-4o”端到端音頻交流,進一步保留了情感信息,在認可RTC背后技術架構與工程化方案價值的同時,也為相關市場提供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音視頻生產創作方面, 緊隨Sora步伐,幾大國內視頻生成模型相繼發布并上線,能夠大幅縮短UGC、PUGC音視頻創作時間,甚至是重塑生產流程。雖然當前尚無法直接用于PGC/專業級內容生產流程,但隨著技術指標提升、工程方案打磨,上述產品或服務以其他方式融入行業客戶生產創作體系的可能性亦在持續增加。
IDC中國行業云服務研究經理魏云峰表示,雖然市場寒意仍未完全消退,但在“國內市場邊際改善、海外市場持續增長”背景下,幾乎所有頭部與腰部服務商都對2024年做出了相對積極的展望。而隨著“AI+視頻云”融合邊界不斷拓展,整個市場有望在2025年提前迎來新的“AI+視頻云”增量,甚至形成類似視頻編解碼按量收費的商業模式。我們仍然堅持,為最終用戶提供“高清、沉浸、交互”的音視頻體驗,為客戶提供高效、易用的音視頻生產工具和服務,為平臺提供穩定可靠、靈活的分發與連接渠道,是視頻云短期內的核心價值;但音視頻產品與服務背后的資源與技術架構,以及音視頻服務商的工程化積累,可能成為人工智能服務與方案普及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