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4年以來,Micro LED微顯示屏產品進一步進化。其中,P0.3間距成為了廠商們的必爭之地。在奧拓電子2023年率先展示P0.3產品之后,洲明科技在投資者互動中表示P0.3產品已經規模量產,京東方亦發布了COG P0.3產品,國星光電展示了nStar ⅡP0.3樣品!
P0.3來了,市場目標“更新”
對于LED直顯廠商而言,P0.3是一個嶄新的跨越。畢竟按照0.30毫米看,27英寸即可提供1080P
分辨率的全高清顯示性能,且其沒有像素顆粒化的觀看距離可縮小到50-70厘米——這已經接近PC顯示器的應用范疇;而如果是間距0.39毫米,亦可以在34英寸上提供1080p的分辨率。與液晶彩電產品比較,P0.3相當于目前55-70英寸4K彩電的像素分辨率。
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55英寸及其以上尺寸彩電產品占國內彩電總銷量的7成。即P0.3的小間距LED已經完全進入彩電應用的腹地市場、并初步觸摸PC顯示器的邊沿,且亦可以在車載顯示上擁有一席之地。
“P0.3等新的極限規格小間距LED顯示產品的技術特征,決定了其目標市場與傳統LED大屏截然不同。”
業內人士指出,傳統LED直顯產品95%應用在5平米以上的顯示畫面市場。而這樣的畫面大小、觀看距離,理論上極少需要P0.3這樣小的像素尺度。從這一點看,Micro LED行業企業高度關注P0.3,不僅是技術的又一次提升,更可能意味著一輪新的“全新市場空間”開拓的起點。
P0.3X產品精調間距區間內,可滿足54英寸以上4K顯示、或者106英寸以上8K顯示,Micro LED與液晶顯示的重疊度達到歷史新高。而在可運輸性、安裝維護、亮度與色彩等方面,Micro LED更勝一籌。行業分析認為,如果P0.3X產品能夠大批量經濟生產,或將在彩電、液晶商顯市場掀起“高端替代”的風潮。
P0.3升級,市場不同技術也不同
在推出P0.3 Micro LED顯示產品的企業中,“技術類型”并非完全相同。這也反應了不同企業對P0.3技術產品如何應用的“不同看法”。
例如,國星光電P0.3產品nStar Ⅱ,是一款3.5英寸TFT玻璃基板Micro LED全彩顯示屏。從COG工藝到3.5英寸,都意味著這款產品是“全面頂配堆料”,其目標市場更多面向車載等新型領域。
與國星光電思路類似,京東方P0.3 COG AM Micro LED搭載有LTPS像素驅動,厚Cu工藝及BOE獨有的表面封裝方案,分辨率為1280*270。直接產品設計就是一塊“車載屏”。BOE指出,其峰值亮度達2000nit,對比度40000:1,對于為駕駛員呈現更加清晰、逼真的圖像效果,確保駕駛安全具有出色的體驗。
在P0.3產品上,與京東方、國星光電側重新規格、新工藝和材料、車載新市場不同,奧拓電子、洲明科技等等傳統LED直顯大屏,更加側重標準“拼接LED大屏上的進一步市場拓寬”。即與液晶大屏競爭性尺寸上,LED直顯因為P0.3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典型的產品如三星THE WALL系列的家庭巨幕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對于與液晶大屏競爭,P0.3的技術能力和體驗已經足以勝任,未來主要是差異化市場開發和成本下降問題。而對于更前沿的車載或者PC顯示,P0.3則還不夠“強夯”,需要更進一步的分辨率提升。因此,現階段下,傳統LED直顯廠商,更側重P0.3產品的傳統應用、一體機大屏應用、家用市場開拓。
此外,P0.3規格LED直顯產品的另一個變種應用是“更高像素密度和畫質質量的LED透明屏”。例如,利用P0.3技術,省略四分之三像素,構建P0.6規格,60%透明度以上的透明屏等。即,高規格的間距技術升級,往往是推動透明屏產品“透度升級、或者像素間距升級”的基礎。
COG還是COB、未來會不會出現MIP的P0.3產品?彩電、會議一體機、傳統工程大屏、透明屏還是車載顯示?……P0.3的技術和應用選擇空間似乎比傳統小間距LED更為豐富。這是這一規格如此吸引“關注度”的原因之一。
不同技術的升級較量,Micro LED迎大時代
在P0.3產品大量出現同時,2024年開年以來MIP技術路線上,洲明科技、芯映光電、利晶等率先宣布0202燈珠封裝規格實現量產突破。這意味著MIP在P0.4間距LED直顯產品上的供給將出現很大的變化。
即P0.4產品從COB技術獨大,到COG、MIP、MIP-MID等不同技術產品加速加盟,P0.4規格的供給維度大幅擴大。尤其是MIP、MIP-MID技術,對下游集成商而言是一個低門檻、高性能的重要支撐點,將推動P0.4產品價格走低。P0.4X產品能夠提供70或者86英寸的4K顯示能力,亦是目前液晶彩電大屏“最火”的大尺寸區間,也是液晶商顯市場應用最廣泛的尺寸規格。
業內人士指出,不排除因為P0.4規格的大量問世,特別是0202MIP封裝對其降本增效的加持作用,讓更多行業頭部企業向P0.3規格升級。借此展現自身在技術實力,特別是頂尖產品上的差異性競爭力。這種技術路線輪番迭代的競爭,可能推動Micro LED加速形成更為豐富和多元的應用供給格局。
兩大未來方向,Micro LED注定不平凡
“LED直顯未來市場擴大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從內容升級延伸的創新;另一個是顯示技術升級延伸的創新”。行業專家指出,這兩個創新方向,共同決定了Micro LED顯示不平凡的命運。
從內容延伸角度看,數字化和AI化是核心驅動。例如,洲明科技打造了融合AI、XR、虛擬人等前沿技術,行業首創的“硬件+軟件+內容+交互”的數字展陳場景化解決方案。其在數字模擬人廣告、XR影視虛擬制作、LED電影屏等嶄新應用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從技術升級的延伸看,P0.3/P0.4形成了與液晶大屏“同分辨率”的產品覆蓋力,帶領LED顯示進入與液晶顯示同線競爭時代。未來通過COG技術等,Micro LED還將在超薄、柔性化上進一步與液晶產品同步競爭。此外,間距指標縮小,大大推動了LED直顯在中小屏市場的潛能,特別是高端游戲PC與車載市場,被認為是下一代的P0.2產品的主要目標市場。
Micro LED未來就是高端直顯的“All-in-One”方案:這是行業人士的美好預期。尤其是未來面對8K顯示,Micro LED技術在功耗效率上已經表現出超越液晶和OLED技術的領先優勢。對于8K大屏而言,含功耗的全壽命成本和低碳節能優勢,讓Micro LED更進一步鎖定未來顯示規格和環保的時代需求。預估認為,在彩電、車載、IT和商顯市場,Micro LED占據10%的高端需求份額,就可能創造全球每年2000-4000萬平米以上的顯示需求。
如果說AI智能化,是小間距LED崛起的時代青睞;那么現在成為液晶顯示競品、未來向IT和車載進一步前進,就是小間距LED崛起的自我奮斗的成就——從內容支撐到技術衍生,Micro LED時代,LED直顯的未來潛能會不斷爆發,行業亦將迎來嶄新的崛起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