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君注意到,6月6日,全國廣播電視科技工作會議在云南省昆明市召開。無論是會議的級別還是地點選擇,都透露著“低調”二字。但是,低調不等于簡單。因為這次會議除了聚焦廣電科技創新之外,更多的也在關注“視聽設備的使用難”問題!
更復雜、多收費:智能視聽怨聲載道
15年前,智能電視發明的時候,大家都覺得以后電視會越來越好用。但是,事實與預期正好相反:——不僅是智能電視,但凡家用智能視聽設備都有這樣的問題,如智能投影機、智能盒子、IPTV盒子、OTT設備、智能音箱……等等
大屏君對于這些“不好用”的抱怨,有兩個方面的總結。第一是復雜性,即要用到多個遙控器、安裝多個APP、尋找節目要多重復雜操作。2023年經過廣電部門的治理,在這個方面上,已經初步實現“電視臺直播信號和節目”一鍵到達。但是,其它的復雜性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
第二是多收費。例如,大家最反感的是,購買了電視機,還要看電視機廠商推送的開機廣告。此外,多個APP的VIP、單一APP的多種VIP、個別節目的超前點映或者是大結局等單獨收費,更不要說電視節目中以及前后可能插入的數量不等、質量不等的各種廣告內容。這些或多或少都被認為是“商家盈利新模式的創新”,但是卻是吸干消費者錢包的“大針頭”。過去幾年,經過各方治理,電視機開機廣告時長壓縮、配備關閉按鈕等設計,初步讓開機廣告的干擾降低許多。但是涉及多種VIP等的創新收費問題依然嚴重,甚至花樣不斷升級。
使用更復雜,收費也更多:這一點讓很多人“正在遠離彩電和各種家庭視聽娛樂設備”。大屏君發現,消費者不買電視的“主觀動因”,“不好用”往往是最容易被提到的。這一點也困擾了智能盒子、智能音箱、智能投影等產品的應用與發展。有網友甚至表示,“智能技術沒見真智能、折騰人的技術,圈錢的技術到是真智能!”
流失了消費者的創新,不會成為賺錢的創新
為什么智能電視、智能盒子、智能投影機、智能音箱等產品“越創新越被吐糟”呢?答案終究不在技術不行上,也不在單單這幾個行業自身上,而是來自于一個“更大的現實框架”:即短視頻與長視頻之間的戰爭。
大屏君認為,短視頻娛樂的興起,客觀上,壓縮了長視頻的市場化收益。但是長視頻依然是制作成本較高的產品。為了盈利,行業就發展出嵌套VIP、多平臺VIP、提前賣劇集等各種“收費新花樣”;同時也在廣告上加大頻度、加長時長(一方面能賺廣告費,另一方面逼迫大家購買VIP)。
但是,與短視頻競爭中,長視頻消費量減少后,將創收聚焦到“如何收割用戶上”,只會產生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用戶更對長視頻不感冒”!大屏君認為,長視頻娛樂的“惡性循環”已經到了必須被打破的時刻。否則,消費者只會更快拋棄傳統視聽設備產品,例如:
彩電產品銷量已經連續多年下滑。對比2016年國內市場消費高峰,2023年銷量下降了近三分之一。智能盒子和智能音箱產品,也在近年出現大幅銷量下跌。2023年,智能音箱市場銷量為2111萬臺,同比下降19.8%;2023年智能盒子線上市場(不含拼抖快等新興電商)銷量為159萬臺,同比2022年下降33.1%……2023年已經連續增長10年的智能投影產品銷量也迎來了“首個下滑”,同比下降5.1%!
消費者用腳投票,原因只在于這些智能設備的“智能創新變成了只能難用”。對此,大屏君認為,只有改革行業盈利模式,走出硬件靠品質、內容也靠品質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家庭智能設備才能有“明日之春”。而且,現在是改革的好時機!
具體講就是,短視頻持續增長勢頭減緩,初步的市場消費審美疲勞出現,消費者開始向長視頻回歸。如何把握住又一次內容行業趨勢轉折的機會,考驗著上游廠商的智慧。
廣電科技會議“針砭時弊”
大屏君注意到6月份的廣電科技會議對于“解決智能視聽設備好用”的問題,具有濃墨重彩的敘事:
第一, 直指復雜性根源,提出方案、落地范例。即“做好電視操作復雜治理工作,完成全國酒店電視操作復雜專項治理,實現一個遙控器看電視,逐步實現電視機機頂盒一體化”。盒子彩電一體,不僅節約硬件資源,避免消費者重復購買,更能解決多個遙控器的煩惱!在酒店電視上率先嘗試,更是選擇了一個“與用家用場景高度類似,但是卻又獨立一塊的細分市場,作為試點”。
第二, 點名市場門檻,要從嚴監管。“在系統布局、規范發展上下功夫。強化標準端到端體系化布局,強化標準體系化管理,強化制度建設,以標準的體系化支撐保障發展的規范化。”對此,大屏君的理解是,以后家用智能視聽設備入市,要面臨更多的從消費者出發的“標準門檻”——期待包括硬件和軟件在內,“套娃式費用設計”等產品都可能不合規,不能上市。
第三, 要突出內容資源的整合,實現更高社會效益。“在整合聚合、協同共享上下功夫。推進數據規范化標準化治理,推動行業互聯互通共享,深化多渠道協同覆蓋,打通廣電各級各類云網、媒資、渠道、平臺、數據、用戶等資源”。內容跨平臺的整合與內容跨平臺的收費,是現在市場最大的矛盾——消費者需要的是內容跨平臺可用,不希望每個熱點內容都要獨立一個APP、一套收費標準,甚至是每一個硬件都要為同一內容獨立收費。如何“聚合共享”內容,將不同利益方的收益分配,隱藏在消費者“一鍵直達”的幕后,考驗行業智慧和技術能力。
當然,實現以上種種變化,都離不開創新——不僅是硬件科技創新,也包括商業模式、商業思維上的創新。這些工作放在廣電科技創新會議中討論,并無不合適的地方,反而更為有的放矢,更體現了治理家用視聽設備體驗差的這一任務,從規劃和戰略要求,變成實際執行層想辦法、做突破的“做實事、真下沉”。
最后,大屏君要再次強調,“持續深入做好電視操作復雜治理工作”的前置主題,廣電科技會議上用了“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八個字!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告訴市場,告訴市場參與者,廣電創新不能成為搜刮消費者腰包為目的的創新,而是應該服務于人民——“圍繞中心”就圍繞為消費者服務這個落地點;“服務大局”就是服務于人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兩者結合就是打造好視聽娛樂居家通道這個輿論與傳播主陣地的良性發展軌道與規則框架。
從2023年集中整治套娃收費和直播電視一鍵到達等問題開始,大屏君覺得“家居視聽智能設備越來越難用”的野蠻時代即將畫上句號。6月6日,全國廣播電視科技工作會議再次明確了這一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