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8日,由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指導,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數字孿生城市工作委員會主辦、泰瑞數創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4數字孿生賦能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研討會在北京成功舉辦。
此次會議吸引了來自業界的300余名知名專家、學者及行業同仁齊聚一堂。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會長李維森出席會議并致辭,自然資源部原總規劃師、中國測繪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武文忠等出席會議并做精彩報告。與會專家與學者圍繞數字孿生技術與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關系、數字孿生技術如何賦能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標準體系和數字孿生城市標準體系建設進展以及數字孿生技術賦能不同行業等角度展開討論,共同探討數字孿生賦能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現狀與需求、經驗與問題、創新與發展。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會長李維森在致辭中指出,地理信息產業既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視的未來產業。北斗、遙感、空天信息、數字孿生、元宇宙等方向已成為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的熱門選擇,這將從市場、資本、科技、產業生態多個維度促進地理信息技術的廣泛深入應用與創新發展,推動地理信息產業在數字中國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數字孿生技術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手段在數字中國建設、實景三維中國建設中都發揮著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此次研討會正是跨界合作、融合創新的積極探索,希望通過深入交流,碰撞出新思路,加快推動形成地理信息產業新質生產力,為數字中國建設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會長 李維森
自然資源部原總規劃師、中國測繪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武文忠在《實景三維建設與應用中需要處理好的幾個關系》主題演講中深度剖析了實景三維中國與CIM、實景三維中國與數字孿生、實景三維中國與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實景三維中國的二維應用與三維應用,四大關鍵關系。武文忠指出實景三維中國的核心要義在表達對象、表達形式、表達手段、內涵定位四方面體現。最后武文忠提出,實景三維中國作為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和新型生產要素,其建設需要理念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它的廣泛應用必將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 自然資源部原總規劃師、中國測繪學會常務副理事長 武文忠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數字孿生城市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泰瑞數創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劉俊偉發表《從感知智能到認知智能——數字孿生技術賦能實景三維中國建設》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深入探討了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涉及的自然資源轉型升級、城市安全、應急減災和城市治理等多個方面,并針對幾個城市安全問題的案例進行了剖析,總結實景三維中國在應用過程中所面臨的痛點和瓶頸問題。提出從城市系統建模到認知智能計算的數字孿生技術體系架構,借鑒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MBSE)的方法論,構建物理世界數字化、數字世界語義化以及數字世界智能化的跨界協同、融合創新的數字孿生技術發展路徑。
▲ 泰瑞數創創始人、董事長 劉俊偉
清華大學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企業信息化應用支撐軟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圖學學會土木工程圖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顧明發表《BIM&數字孿生城市》主題演講。顧教授從數字孿生城市的底層邏輯談起,提出城市實體空間數字化形成的數據底座是融合城市的社會空間和經濟空間、支撐數字孿生城市運行的基礎。顧教授分析了構建城市數據底座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結合深圳市的實踐,并介紹了基于BIM的城市數據底座建設思路和CBIMS標準體系。
▲ 清華大學教授 顧明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研究所(自然資源行業密碼應用研究中心)所長(主任)翟亮發表《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標準體系與關鍵技術研究》主題演講,從聚焦核心問題,按需調整的技術標準再思考到數據獲取、自動化建模、地理實體生產、物聯感知數據獲取與處理、數據管理與可視化、保密處理的六大關鍵技術。他強調“數據為本、應用為王、創新為要”的理念,并指出技術與應用需求需深度融合,確保技術發展緊密貼合實際需求,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滿足行業需求,并支撐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
▲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研究所所長 翟亮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總工程師、智慧城市首席專家高艷麗發表《數字孿生城市標準體系研究》主題演講。她在演講中指出建設數字孿生城市需要打造基于對象語義化、場景語義化和操作對象與支撐場景的能力組件集成的數字孿生城市新引擎。首要任務是打造數字孿生城市標準體系,其次以數字孿生城市元數據為基礎,構建八大類對象數據、六大能力組件、多個場景的系列數字孿生標準體系,為實現數字孿生新引擎奠定堅實的基礎。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 總工程師 高艷麗
會議期間,隆重舉行了開源語義實體模型(SEM)標準研究啟動儀式 。SEM是一種基于語義描述的空間實體模型數據存儲和交換的格式,用于存儲空間實體模型,這些空間實體即包括建筑物、基礎設施、地下管線、道路等城市空間對象,也可以是地質、海洋等其它領域的空間對象。SEM語義實體數據模型將在語義層面融合多專業和跨流程的空間數據,采用SEM格式存儲空間實體數據,可滿足空間實體二維、三維一體化管理需求,同時也解決了BIM、地理實體數據等多源數據融合的問題,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提供統一的時空框架,賦能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空間計算。為促進空間語義實體數據管理與共享,助力實景三維、CIM、數字孿生等場景應用,泰瑞公司現將自主研發的語義實體模型數據格式SEM正式開源。
泰瑞數創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俊偉、泰瑞數創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孫東風、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研究所所長翟亮、西安市勘察測繪院應用研發中心主任張春奎、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原副院長陳品祥、清華大學教授顧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高艷麗,出席了啟動儀式。
▲ 劉俊偉、孫東風、翟亮、張春奎、陳品祥、顧明、高艷麗 共同啟動開源語義實體模型(SEM)標準研究
西安市勘察測繪院應用研發中心主任張春奎發表《面向時空智能的實景三維建設與應用》主題演講,聚焦實景三維“好用”與“用好”兩方面,從服務能力和應用生態建設兩個維度,提出了“數據、平臺、知識”三種服務方式及“時空基準、關聯、分析、智能、安全”五種服務能力,以確保其實用性。同時,通過建立市級和局級應用生態及三大保障機制,促進實景三維的有效應用。并以西安為例介紹了相關建設實踐,為實景三維服務能力和應用生態建設提供了諸多參考借鑒。
▲ 西安市勘察測繪院應用研發中心主任 張春奎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原副院長、實景三維北京試點專班實施負責人陳品祥發表《實景三維賦能數字孿生北京建設》主題演講,深刻剖析了數字孿生城市的建設需求。陳品祥詳細闡述了面向數字孿生城市的實景三維北京建設藍圖,列舉了北京實景三維建設的產品成果以及技術成果,分享了數字孿生技術在城市精細治理、文化遺產保護、建筑高度管控、應急救援等領域的創新實踐。揭示了實景三維在數字孿生城市建設中的核心地位,通過城市碼平臺建設,充分展示了數字孿生技術有效支撐未來智慧城市建設的無限可能。
▲ 實景三維北京試點專班實施負責人 陳品祥
泰瑞數創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院首席專家黃棟發表《新一代數字孿生底座5.0》演講,深入介紹了泰瑞最新推出的SmartEarth數字孿生底座V5.0產品體系,詳細探討了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能力(MBSE)方法論在構建新一代數字孿生底座中的技術路徑。其中,該平臺的核心競爭力源自其多方面的特性,包括語義實體融合、空間計算能力、城市系統仿真、孿生知識服務、城市大模型、雙擎計算渲染、多端業務協同能力。此外,黃博士還介紹了SEM語義實體模型數據格式的研發初衷,以及SmartEarth實景三維數據庫系統、CIM引擎和城市內澇仿真平臺的強大功能。在業務支撐層面,他以城市數字孿生和工業數字孿生兩大典型場景為例,展示了泰瑞新一代數字孿生底座5.0產品可充分激發數據要素的價值,賦能數字經濟發展,促進智慧城市的全面發展和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
▲ 泰瑞數創研究院首席專家 黃棟
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研究員、全國應急管理與減災救災標準化委員會副秘書長祝明發表《數字孿生賦能國家防災減災救災體系的建設》主題演講,演講指出隨著城市化與城市群快速發展,自然災害的連鎖反應和放大效應加劇。結合數字孿生技術,針對我國地震、暴雨、火災等重大安全風險,開展災害機理、演變過程等研究,加強關鍵技術科研與新技術應用,提供災害模擬、演練等服務,是推進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發展方向。
▲ 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研究員、全國應急管理與減災救災標準化委員會副秘書長 祝明
此次會議還有中水北方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劉海瑞、孚能科技集團 全球仿真及平臺事業部總監丁沛然、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人工智能應用研究中心大數據應用研究室主任王新迎、中國煤炭科工集團青年科學家孫鑫、航發伊薩(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胡建偉、國能信控互聯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趙菊,分別從智慧水利、電池電力、智慧礦山、工業仿真以及智慧電廠等行業方向分享數字孿生技術在各自領域的創新實踐。
2024數字孿生賦能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研討會的成功舉辦,為行業內的技術與思想交流搭建了一個有效平臺。數字孿生技術跨界協同、融合創新的發展路徑將全面助力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展望未來,數字孿生技術將成為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和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引擎,引領我們邁向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續的未來。
文章來源:轉載自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