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電子顯示行業中,液晶面板業務一直是各大廠商競相角逐的焦點領域。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技術革新的不斷推進,夏普在這一領域面臨的壓力逐漸增大。盡管夏普在品牌業務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液晶面板業務的持續虧損卻成為了制約其整體發展的關鍵因素。
夏普,作為曾經的液晶面板巨頭,一度在行業內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隨著近年來中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液晶面板廠商迅速崛起,以及OLED、Micro LED等新型顯示技術的不斷涌現,液晶面板市場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夏普在液晶面板業務上的市場份額逐漸被侵蝕,加之生產成本高昂、技術更新滯后等問題,導致其液晶面板業務長期處于虧損狀態。
2023財年(2024年3月)為止夏普連續兩年共計虧損4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5億元)。在液晶面板業務上,夏普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盡管夏普在品牌業務上取得了顯著的進展,2023財年同比增長83%,取得了659億日元的營業利潤,但這并不足以彌補液晶面板業務的巨大虧損。面對這一困境,夏普并沒有坐以待斃。
第一步:換帥
夏普定期股東大會上,社長兼首席執行官(CEO)吳柏勛就連續兩年的虧損財報深表由衷的歉意。6月26日,夏普官方宣布,副社長沖津雅浩(66歲)將于次日晉升為社長兼首席執行官(CEO),而現任社長兼CEO吳柏勛(46歲)將擔任有代表權的董事,這或許是對虧損事實的擔責行為。
在沖津雅浩的領導下,夏普將更加注重品牌業務的發展。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加大在家電等領域的投入,夏普將努力實現品牌業務的持續增長。同時,夏普也將繼續尋求在液晶面板業務上的突破,以期在未來能夠重新站穩腳跟。
第二步:業務轉型或尋找新的增長點
為了尋找新的增長點,夏普在液晶面板業務上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和嘗試。其中,與Aoi Electronics的合作便是其重要的舉措之一。通過引入先進的半導體面板封裝產線,夏普希望能夠在半導體后端工藝領域找到新的突破口,進而推動液晶面板業務的轉型升級。
根據公告內容,夏普與Aoi Electronics已經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夏普三重工廠第一工廠內導入先進的半導體面板封裝產線。這一產線主要用于生產Aoi的FOLP(Fan-out Laminate Package),這是一種先進的半導體封裝技術,具有高度的集成度和穩定性,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中。
Aoi Electronics計劃在2024年內開始在夏普三重工廠第一工廠(建筑面積約為6萬平方米)開工建設這一先進的半導體面板封裝產線。該產線的設計月產能為2萬片,預計將在2026年內全面投產。這一舉措有望為夏普帶來可觀的收益,或助于提升其在半導體后端工藝領域的競爭力。
第三步:“裁員”或“提前退休”
夏普繼5月宣布位于大阪界市的子公司工廠將關閉,并在今年9月底前停止生產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后。業務轉型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企業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資源。在這個過程中,人員調整成為了不可避免的環節。近日,日媒報導指出,夏普子公司SDP正在謀劃“裁員”,計劃要求約500名工廠員工“提前退休”。
消息顯示,夏普正在招募公司自愿退休人員,SDP此次裁員規模之大,令人震驚。據悉,SDP的員工人數約為800人,而此次裁員目標人數高達500人,占總數的60%。這些被裁員工主要負責在大阪府堺市工廠生產液晶面板,與夏普即將開展的新業務無關。
對于這次裁員,夏普方面表示,這是一次艱難的決定,但也是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而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夏普承諾將為被裁員工提供合理的補償和安置方案(夏普允諾為辭退人員提供24個月薪水作為補償),以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同時,夏普也將積極尋求新的業務機會,為剩余的員工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空間。
后記:面對夏普的虧損以及后續發生的種種事情,對于每個企業無非也是一次深刻的反思。在液晶面板市場的競爭中,夏普曾經憑借其卓越的技術和品質贏得了市場的認可,被冠與“液晶之父”。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的不斷變化,夏普的競爭優勢逐漸減弱。夏普事件再次提醒從業者,企業必須不斷創新和進步、擁抱新技術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在顯示科技的浪潮中,激光顯示與Mini/Micro LED等尖端顯示技術冉冉升起。然而,夏普等老牌企業似乎在這股潮流中稍顯遲疑,未能及時捕捉機遇。反觀中國的民族企業,以視美樂、光峰科技、洲明科技、奧拓電子、聯建光帶為代表,他們敏銳地洞察市場脈絡,緊握技術脈搏,迅速調整業務方向與戰略布局贏得了市場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