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突破:全球首發商業級垂直結構短波近紫外LED芯片,定義行業新標桿
蘇州立琻半導體有限公司成功攻克短波近紫外LED技術壁壘,成為全球首家實現該波段垂直結構芯片量產的企業。這一創新不僅填補了行業空白,更標志著公司完成覆蓋340nm、355nm、365nm全系列短波近紫外LED產品矩陣布局,為工業、醫療及科研領域提供更高效、更穩定的紫外技術解決方案。
圖1:立琻340nm芯片及點亮效果圖
顛覆傳統結構,破解行業痛點
傳統倒裝結構短波近紫外LED芯片由于光在外延層與襯底界面易發生全反射導致光效低下,同時襯底導熱系數差制約了芯片的散熱能力,最終影響芯片性能和壽命。針對這些技術瓶頸,立琻半導體通過獨創的外延生長技術及襯底剝離技術首次實現該波段垂直結構芯片制備。垂直結構芯片通過襯底剝離后的界面粗化及散熱工程技術的應用,展現出卓越的性能及壽命,徹底打破行業技術瓶頸。
三大性能優勢,引領行業革新
光效倍增:340nm波段垂直結構芯片光功率突破160mW@350mA,較傳統倒裝芯片提升2.5倍,滿足高能量密度紫外輸出需求。
大電流驅動:垂直結構芯片散熱能力卓越,可實現1A大電流驅動,驅動電流是傳統倒裝芯片的3倍。
超長壽命:垂直結構芯片連續工作1000小時后光通量剩余率達到95%以上,芯片壽命及可靠性遠超傳統倒裝芯片,適配工業級嚴苛環境。
圖2:立琻340nm短波近紫外垂直結構大功率LED芯片(a)光譜和(b)輸出光功率。
系列芯片覆蓋340-365nm波段,賦能多元應用場景
立琻半導體憑借連續波譜覆蓋能力,為全球客戶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
工業智造:光刻膠固化、高透材料深層固化、噴涂固化、3D打印等高精度智造領域,推動汽車電子與智能制造升級;
生物醫療:藥物檢測、靶向治療、皮膚修復煥新、血液成分分析,推動精準醫療創新;
環境科技:水質監測、光催化凈化、植物生長調控、害蟲誘捕,助力綠色可持續發展;
前沿科研:光化學合成、半導體材料表征、特殊材料老化實驗,加速基礎科學研究突破。
圖3:立琻UVA紫外芯片應用場景
生態共建:
誠邀合作伙伴,共拓紫外技術藍海
立琻半導體以開放技術平臺為核心,攜手上下游伙伴打造三大合作模式:
定制開發: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可定制波長、芯片尺寸等參數的一站式設計、制造服務。
聯合方案落地:與設備廠商、科研院所深度協同,開發紫外光固化、檢測等創新應用。
市場共拓:立琻已形成覆蓋歐美日韓等地的數千件專利池,尤其在Micro-LED顯示、紫外光固化、智能車燈等領域構建了技術壁壘。公司將共享全球渠道資源,優先支持合作伙伴進入醫療、工業頭部客戶供應鏈。
展望未來:推動紫外LED技術新高度
立琻半導體始終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堅持技術創新與產品優化雙輪驅動,持續引領紫外LED技術發展。2025年,公司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在提升現有產品性能的基礎上,構建覆蓋UVA/UVB/UVC全紫外波段的完整產品矩陣,為各應用領域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展望未來,立琻半導體期待與更多行業伙伴深化合作,共同開創紫外LED技術應用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