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C2025上,最火爆的技術話題是什么?大概就是AI。可以說,AI的滲透已經形成跨行業、跨場景、跨平臺,包容萬象的格局。有業內專家強調,AI才是顯示的未來,而不是其它什么“顯示技術的迭代”。因此,IFC2025也專門設置了AI應用展覽專區。
AI平權,引發行業顛覆
顯示行業對AI的重視從來沒有低過。但是2025年卻是質變的一年。因為DEEPSEEK的橫空出世改變了整個行業生態。
一方面,DEEPSEEK證明了“低成本AI”的可能性。例如,最低配置的輕量級本地化部署,可能只需要兩三萬元的PC就可以。這與此前AI大模型都需要“專業算力中心”的局面形成了鮮明對比。讓更多人、更多行業、更多企業用得起,AI必然加速落地。
另一方面,DEEPSEEK的深度開源模式,也極大增強了“二次模型開發”、行業化應用的“低成本、高性能”普及可能。讓大模型AI從少數大廠的玩具,變成普及性的技術工具。
“就是平權了”,業內人士指出,顯示行業對AI的熱度核心來自于這一點:因為顯示屏自身也是一個信息化平權工具,講究的就是普及和覆蓋。AI平權后和顯示產業的匹配性極大增強。“所有人都會感激DEEPSEEK”,該人士如此表示。
三大應用由里到外,AI這樣改變顯示
對于AI和顯示的結合,IFC上一位頭部廠商的技術大拿指出,至少有三個層次需要高度關注:
第一是,AI對畫質優化的提升。即在顯示的最內層提供一種“新型”工具。這方面,不僅大屏顯示行業在用,彩電行業、手機行業等也都在使用。如AI分辨率重建、AI對比度優化等。AI畫質是一個顯示行業必答題。例如,卡萊特展示的TOHUB會議一體機解決方案,AX系列產品內置強大AI算力芯片,通過AI-MEMC、AI-SR對畫質進行智能優化。
洲明科技勃朗峰AI畫質引擎通過內置AI畫質芯片及算法,融合Uni-PQ、Uni-SR等五大視覺優化技術,全面提升分辨率、動態范圍、色彩真實感與景深表達,可實現2K內容智能升維至4K,支持廣色域轉換,呈現更沉浸、更細膩的超高清影像體驗。
第二是,AI化的應用產品。例如本次展會現場人氣爆棚的明星項目——洲明科技沉浸式CAVE體驗空間,由UGMII系列立屏與XF系列地磚屏共同構建,打造出未來感極強的裸眼VR體驗。洲明特別引入AI虛擬形象“旅行達人小洲”,以數字化方式帶領觀眾穿越世界城市。依托多智能體AI交互系統,讓觀眾不僅是“看”,更能“參與、對話、探索”。
這一點上,AI的最顯著應用是交流能力。包括文字整理、語音溝通和翻譯應用,都可以成為顯示交互的重要軟件。同時,AI應用于感知和分析、決策也已成為一種深度應用趨勢。比如,電子試衣鏡,可以判斷衣服不合身是款型問題、還是尺碼問題等等。或者AI技術對公共大屏上的內容進行安全審核,剔除不良播放內容等。
例如,CREATOR快捷在IFC2025上展示了邊緣計算節點技術,支持4K超高清信號毫秒級解析與智能分析,內置多達40種人臉識別及其他AI識別算法,包括人臉/人體分析算法、行為分析算法、機物分析算法、人數統計算法等。
在InfoComm China 2025現場,MAXHUB帶來全新升級后的AI會議解決方案2.0,基于“硬件+軟件”的能力升級,打造“記錄更完整、理解更準確、推理更迅速、管控更靈活”的會議智能體。
小鳥科技重磅發布了“新一代AI模型指揮調度解決方案”,其基于嵌入式分布式節點部署的“AI智慧調度員”,采用離線AI圖像識別技術,無需聯網即可自動識別業務主機告警數據。其芯片級自主可控算法能精準研判告警等級,將關鍵信息以紅框標注自動推送至指揮長主屏,實現離線故障預警和應急數據監測托管。該方案通過芯片級自研算法實現離線部署,保障數據安全的同時,提升了關鍵信息的處理效率。
第三是,AI的普及改變整個社會的形態,推動整個社會向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帶給顯示行業更為廣泛的存在價值。例如,車載市場,越是智能化的汽車,就越是需要更多的屏幕。再例如智慧教育市場,AI推動個性化的教育方案滲透,帶來了各類屏幕應用的增長。這一點可以看做是AI是未來“顯示產業生命線必須的‘空氣、水、陽光’”——無處不在,意義非凡。
近年來,人工智能的進化速度遠超預期。隨著ChatGPT、Gemini、DeepSeek、豆包、kimi等國內外AI工具的逐一問世,這場技術狂潮正不斷推動AI技術從“實驗室能力”轉化為“場景化價值”。而AOC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趨勢,并率先將AI技術深度賦能于旗下產品線。針對文化景區的AI互動需求,推出的智慧文旅產品AICG拍照機和數字人售貨終端。
展會現場,奧拓電子首次呈現融合“線上+線下、內容+交易、交互+推薦”的全新零售閉環模式。通過MetaBox 4K XR直播技術與新零售數字化解決方案的深度整合,構建出以“虛實聯動、實時互動、智能轉化”為核心特征的商業新場景。該方案內容端利用LED虛擬影棚、AI渲染引擎和AIGC內容生成等領先技術,實現多場景、高頻次的品牌傳播,為品牌打造沉浸式的視覺盛宴。而后臺由AI中控系統和大數據平臺統籌,實現內容實時推送、用戶行為追蹤與營銷策略優化,為品牌提供精準的市場洞察與決策支持。
總之,AI對顯示的改變是全面的,是系統性的,是多層次的。“我們很難想象一家顯示企業不關注和研發AI相關的技術”,行業人士指出,擁抱AI就是擁抱行業的未來。
打造AI生態矩陣,顯示行業需要更多新辦法
AI和顯示的結合層次很多,這決定了顯示企業要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案,擁抱AI時代。其中,自研、合作和生態互惠成為主要方向。
比如,海信擁有自研的AI畫質芯片;一些企業也通過對通用大模型的二次開發,發展了自己的大模型產品。或者,如洲明提供完整的數字人解決方案,發力專用AI內容生態賽道。再例如,合作研發是很多企業的選擇。畢竟AI技術在很多領域的應用是通用性的,完全自研一套不具有經濟性。通過股權投資、產業基金等進入專業AI應用、AI內容或者非顯示AI硬件行業,為顯示設備提供AI支持,是一個很好的方案。
此外,對于大多數專業性的顯示企業,生態互惠是更好的AI落地方案。即在顯示解決方案中,引入上下游AI技術產品,實現方案層面的完整AI化應用,而不是自己去獨立研發更多的AI組件。
整體上,AI驅動了顯示應用的創新和市場擴張;也帶來了新的競爭維度。尤其是頭部企業,渴望通過自研AI應用相關技術,實現對二三線商顯企業的顯著競爭壁壘。這一點未來如何改變行業格局,值得長期觀察。
無論是何種顯示應用,都需要擁抱AI,這是IFC2025最大的“用端共識”。“一邊是人類、一邊是Ai,屏幕在中間”,一位業內企業領導如此風趣的解釋了未來AI與顯示結合的應用場景。這一解釋也足以概括A I和顯示產業的“絕對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