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江西沃格光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 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21億元,同比增長22.45%;實現歸母凈利潤虧損1.22億元,經營性現金凈流量126,963,270.85 元。母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2億元,同比增長2.51%;凈利潤14,836,656.15 元,經營性現金凈流量342,045,157.81 元。
報告期內,公司歸母凈利潤出現虧損,主要系為更好的推動玻璃基線路板行業應用和未來產業發展,在已有技術路徑和工藝較為成熟的基礎上,需要提前布局一定產能,以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由于新項目的投入以及和客戶多個項目的合作開發,也同步導致公司研發投入、管理費用、市場推廣等費用增加,對公司當期損益產生一定影響。
報告期內,光電玻璃精加工業務實現銷售收入61,771.67 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8.22%;光電顯示器件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24,725.27 萬元,與上年時期相比46.39%。報告期內營收增長主要系光電玻璃精加工業務和高端光學膜材模切業務營收增長,公司傳統業務處于盈利狀態。
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從事光電玻璃精加工業務、背光及顯示模組、顯示觸控模組、高端光學膜材模切、玻璃基TGV 多層線路板和玻璃光學器件。
公司背光模組產品包括傳統LCD 背光、玻璃基Mini LED 背光,產品主要應用于MNT 顯示器、筆電、TV、車載等,傳統LCD 背光方面,公司加強市場推廣和技術升級,導入多家定點客戶,報告期內實現營收和利潤的增長。
玻璃基Mini LED 背光作為LCD 顯示技術迭代與創新,其在2000 分區至4000 分區及以上的0OD中高端顯示產品,相較于采用傳統COB 方案,采用COG 在材料性能和綜合降本方面,擁有絕對的領先優勢,并且顯示效果媲美OLED 顯示,在中大尺寸中高端顯示具有廣闊應用空間。截止目前,公司玻璃基Mini LED 背光產品已進入批量量產階段,2025 年有望成為玻璃基Mini LED 背光產業化元年,其憑借優異的性能和成本優勢,將持續帶動玻璃基Mini LED 背光在TV、MNT、筆電、車載等中高端產品的市場化應用。
公司顯示觸控模組產品主要以車載顯示為主。截至目前,公司擁有富士康、遠峰、創維等20 多家車載前裝市場客戶,項目合作廠商包括上汽通用、比亞迪、東風本田、廣汽三菱、長城、長安、一汽解放、吉利、奇瑞、江淮、埃安、哪吒、大眾思皓等20 多家終端車企。報告期內,該業務主要為控股子公司東莞興為公司生產經營,車載客戶的導入和相關資質的建立有利于公司玻璃基MiniLED 背光和Micro LED 直顯等產品在車載領域的應用。
公司高端光學膜材模切業務主體主要為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寶昂及其分子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LCD 顯示、OLED 顯示產品等,終端應用主要包括消費電子、顯示產品、汽車、家電等,其客戶主要包括行業知名面板廠以及國內外龍頭終端顯示企業。報告期內,北京寶昂合并層面實現營收11.44 億元,較上年同期實現增長52.38%,隨著OLED 顯示在部分中尺寸產品的滲透,北京寶昂公司與國內外客戶的合作將進一步得到擴展和升級,有利于公司長期穩定經營。
報告期內,為加快湖北通格微項目建設和產能布局,公司于2024 年2 月完成收購湖北通格微剩余部分股權,湖北通格微成為公司全資子公司,將其納入公司合并報表。湖北通格微公司主要生產產品為玻璃基TGV 多層線路板和玻璃光學器件,其主要應用于Micro LED 直顯,高算力傳輸(光模塊/CPO)、高頻通信(5.5G/6G)、半導體大算力芯片先進封裝、微流控等領域。截至目前通格微已完成新建一期年產10 萬平米產能(具體按照不同產品實際產能為準),并已進入小批量供貨階段。
報告期內,湖北通格微結合自身技術能力,參與到IC 設計、封裝、應用等全產業鏈;在光通訊和高算力傳輸領域,和行業知名企業合作開發,加快1.6T 及以上光模塊應用,參與產業鏈關于CPO的研發和應用;在射頻領域,與行業著名企業合作開發下一代5.5G/6G 射頻天線;在微流控領域,與國際客戶聯合開發新一代玻璃載板,已逐步進入批量發貨階段。
在Micro LED 直顯方面,公司不斷升級玻璃基TGV 線路板產品技術解決方案,與客戶持續進行深入溝通交流,歷經一年左右時間,最終實現重大技術突破,滿足了客戶對產品的各項指標要求,部分產品已正式小批量供貨。該產品的正式發布和規模量產,將有望使P1.0 以下Mini/MicroLED 室內顯示正式進入消費級領域。通格微2024 年實現營收203 萬元,2025 年一季度實現營收388萬元,預計2025 年隨著相關產品量產的實現,營收將進一步得到增長。公司也將加快產能投放和相關布局。
截止2024 年12 月31 日,公司分別向美國、歐洲、日本、通過PCT 途徑申請了2 套專利,均已授權;申請國家專利728 件,其中發明285 件,實用新型專利443 件;共授權專利430 件,其中發明專利119 件,實用新型專利311 件;并榮獲第二十二屆中國專利優秀獎、第四屆江西省專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