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洛圖科技(RUNTO)發布的《全球典型工控顯示終端行業發展報告》,2022年,全球工控市場規模超過2500億美元,同比增長5%。其中,典型的工控顯示終端出貨約1330萬臺,近五年復合增長率達4.1%。 …詳情>>
2023年重要戰略技術趨勢包括:可持續性、開 拓 元宇宙、超級應用、自適應AI、優 化數字免疫系統、應用可觀測性、擴展行業云平臺、平臺工程、無線價值實現…詳情>>
近日,日本顯示器(JDI)開發的無精密金屬屏蔽(FMM)的OLED技術“eLEAP”,被傳出獲得了“三星”的青睞:作為全球目前最強大的OLED顯示面板供應商,三星看上eLEAP新工藝,這件事情足以成為“行業技術路線”之爭的大變量。…詳情>>
會議平板頭部品牌MAXHUB,在9月份正式進入“電子紙辦公本”市場。作為一個全新品類的物種,電子紙辦公本產品布局,MAXHUB的目標是什么呢?…詳情>>
2022年上半年家電整體規模為3962億元,同比下降10.3%,其下滑幅度僅次于2020年上半年的18%…詳情>>
近日,京東方在回答投資者關于COE屏幕技術的問答時表示:“公司無偏光顯示技術已具備量產能力。未來,公司將根據市場和客戶的需求適時推出相關產品。”——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快來下單啊”!…詳情>>
英特爾持續推動CPU創新,為現代性能樹立全新標桿。今年5月,英特爾已出貨代號為Sapphire Rapids的第四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的初始SKU。…詳情>>
“當我們在談算力的時候,必須要想好算力到底能夠給我們帶來什么價值,怎樣讓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去發揮更好的應用能力。…詳情>>
楊超斌表示:“中國5G進入規模化應用關鍵期,需要持續推動5G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升每萬人5G基站數和農村5G體驗,支撐5G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快速發展…詳情>>
面對液晶顯示面板的需求低迷,面板廠商的“大招”是什么呢?短期看,減產液晶面板或許奏效:例如三星的全部液晶面板線正在這個6月壽終正寢。但是,長期看,必須尋找讓消費者換彩電的動力:即發力下一代面板。這就出現了OLED上的“投資加速”!…詳情>>
市場研究機構DSCC表示,2022年第一季度可折疊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22萬部,比2021年第一季度增長571%。不過,較2021年第四季度的420萬部下降47%。…詳情>>
2022年已經過去小半年的時間。對于視聽消費市場而言“不行”成了關鍵詞。除了彩電寒冬進入第六年,其它的相關消費也“大多”遭遇了寒潮。這一背景下,如何把握視聽消費的根本趨勢,就成了行業“大使命”!…詳情>>
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門鎖線上市場銷量達到69.0萬套,同比增長15.0%,銷額9.2億元,同比增長8.8%,平均價格達到1329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6元,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高達208元。 …詳情>>
進入2022年以來,國內外彩電市場和IT市場都談不上“美好”。這讓液晶面板的制造者格外承壓。部分企業除了降價之外,已經開啟減產模式。這一背景,對目前仍在“擴產”的LCD面板企業而言,將是潛在的壓力。特別是作為今年LCD面板新廠投資計劃較多的TCL更是如此。…詳情>>
顯示面板歷史上的“路線之爭”似乎再現——在三星、LG加速退出液晶面板項目,加強布局TV和IT用8.5/8.6代線 RGB OLED面板產業鏈的國際背景下,國內新興面板顯示廠商之間的“路線分歧”也顯示出來: …詳情>>
根據德勤最新研究報告《2022全球零售力量》,2020財年(自 2020年7月1日起至2021年6月30日結束的財政年度)全球零售250強共計創收5.11萬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達5.2%。中國零售商首次躋身全球零售前十強,14家躋身250強的中國零售商在2020財年的同比增長高于榜單上其他主要國家的零售商。 …詳情>>
在次世代顯示技術上,2021年終于實現了第一個“細分市場替代”效應!即中小尺寸面板,OLED產品銷售首次超過液晶產品:據行業研究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中小尺寸顯示面板類別中的OLED營收達到368.7億美元,占中小尺寸顯示面板市場總金額的50%以上,首次超過了TFT LCD的總額252.2億美元。 …詳情>>
電子紙產品,作為平板顯示分類中的“特殊品類”,正在爆發出“有史以來最強增量態勢”:據根據洛圖科技(RUNTO)研究數據,2021年,全球電子紙模組出貨量為2.1億片,相比2020年增長29.1%;終端產品市場規模為113億美元,相比2020年增長超過32.9%。…詳情>>
4月11日,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召開業績說明會上,就加征關稅對公司業績影響、盈利增長點、汽車
近日,安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線上會議介紹了公司近期經營情況,并回答了投資者關心的 新一輪
近日,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上介紹了公司自主研發的“山隱大模型”、AI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