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缺的是“喬幫主”
我國經濟學家咸郎平曾表示;華爾街的經營戰略就是“零和游戲”,華爾街的財富積累是讓99%的老百姓付出慘重的財富損失的代價。而喬布斯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他搞了一個iPhone這么簡單,而是這個人用自己的智慧顛覆了整個數字化行業。而后讓這整條產業鏈的上、中、下游都能從中獲益。因此他的成功和華爾街的本質是完全不同的,它是一種全面的勝利,是整條產業鏈一起富裕的成功。這就是為什么喬布斯被美國人譽為可與愛迪生、福特比肩的歷史人物。奧巴馬總統說他是美國精神的楷模。
如果說索尼缺乏的是資金周轉,還不如說,其缺乏一個像喬布斯那樣大刀闊斧的人物。雖然,日系家電企業都在進行改革計劃,松下圍繞電池、汽車組件、家用電器著手;索尼在智能手機、游戲、相機著眼;夏普專注于顯示屏,它與臺灣鴻海、美國高通結盟。不過,這些可能還不夠。
相關業內人士曾分析表示,地震、海嘯只是表象,國際經濟格局的重大變化是日企落寞的深層原因。“嚴重依賴出口的日本一向偏重歐美市場,而2008年以來歐美市場一直是金融危機的重災區,自身難保,需求自然難以拉動。去年311大地震徹底地把日本經濟推向了谷底。日本政經界人士始終以亞洲的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自居,導致很多日企戰略判斷上出現差錯或延遲。
如果說天災是一個不可抗拒的外力,那么來自競爭對手的宣戰,卻是實實在在的沖擊。日本企業都有一種獨有的傲慢姿態,正是由于這種傲慢,日本沒有抓住彩電革命帶來的機遇。除了面對美國和韓國企業高端產品的沖擊,日企同樣要面對來自中國市場的挑戰。
目前,在家電、手機、低端電子元器件等方面,中國大陸和臺灣企業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空間,這道“低端市場價格墻”讓日企在海外市場也失去了競爭優勢。目前,中國市場上的產品已呈多元化態勢,日本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逐年下降,失去主流地位,其原有份額被韓國及中國大陸產品蠶食。再過10年,日本產品分到的蛋糕會更小。
無論是地震、海嘯、歐債危機,還是競爭對手的強勢挑戰,這些都是外力因素。歸根結底,日企大衰退還是因為自身原因。
就如同咸郎平所說的那樣,將簡單的代工生產,升華到整條產業鏈的整合,讓所有參與者同時獲利。這才是真正的產業升級。目前我們很多人把這個產業升級,簡單理解為從什么園區搬到什么園區,然后生產什么所謂高附加價值,所謂高科技產品,這是錯的。真正偉大的產業升級是整條產業鏈的升級,是讓整個國家的產業鏈能夠同時升華,這才能改變企業甚至是整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