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商顯行業的又一個豐收年。雖然在電梯廣告機市場萎縮過半的影響下,商顯產業綜合成長率只有6%,但是在更多的細分領域,商顯產業正在孕育“結構化”的新行情。
例如,大尺寸液晶的崛起、超密小間距MINI-LED的加速到來、電容觸控技術的普及,以及AI+5G時代的開啟……這些重大的變化,都是商顯行業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創新機遇”。面對這些巨大的產業結構轉折,2019年已經成為行業“重新思考”發展規律的一年。
1.上游過剩下的終端市場壓力
上游產能過剩”,這是2019年商顯行業絕大多數企業能夠切身體會到的“最顯著”的市場變化。且這種市場格局的影響之深刻,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
例如,大尺寸液晶顯示產品的上游,液晶面板產業在2019年3季度的產能利用率只有80%左右。這是大尺寸液晶顯示產品價格迅速下降的關鍵原因:面板企業用壓低產能和降價的方式,企圖保持“微利”狀態,避免業績虧損。這給下游市場的相應產品需求擴張,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彈藥。
在LED大屏市場,也有相應的事情在發生:因為過去數年,LED在發光效率上的提升,實際提高了以“光輸出量”為標準的行業總產能。而包括mini-led等產品市場拓展速度低于預期、照明市場從高增長逐漸轉向飽和、植物照明等新興應用成長有限等因素影響,LED上游產業持續處于供給過剩狀態。
同時,在市場還在高速增長的投影顯示市場中,也已經出現結構性過剩:比如,商教市場,受到競爭產品液晶平板的壓力,出現了需求萎縮,帶來供給過剩——而,商教這兩大傳統市場的低迷,導致廠商更多發力在家用與工程產品線,必然增加后兩者的供給端過剩壓力。
甚至,“過剩”的不僅僅是產品,還包括“技術”。2019年mini-led顯示屏,從四合一燈珠為主,發展到單一燈珠、四合一燈珠、巨量轉移三種技術方案。然而,這類產品的市場落地效果卻并不好。因為,傳統的工程大屏市場,對超密間距需求有限、對新技術帶來的成本提升敏感。
在液晶顯示市場,被置于過剩狀態的是8K顯示技術——炒作了3年的8K電視機依然市場占比聊勝于無。在商顯這樣看中成本經濟性的“準生產”領域,8K的滲透更是有限。甚至,教育和商用顯示的主流分辨率需求僅僅是720p就能滿足。
產能的過剩產生了巨大的價格競爭、技術的過剩導致了新產品的創造力不足,”行業專家指出,商顯市場從未面臨如此的“過剩”局面過。這種過剩狀態到底會持續多久,會如何改變行業的競爭格局、改變品牌們的市場地位,還有待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