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顯智慧化是一個沒有懸念的發展方向。行業統計表明,三年來商顯行業新增市場規模中,多一半產品是“智慧型”的設備。
云、通信聯網IP化、5G+AI,這是未來大多數商顯產品的特征。”行業人士指出,僅僅依靠顯示效果,商顯市場很難實現增長和增值。實際上,除了數字環境渲染這種工程投影應用,絕大多數商顯應用的發展,都必須以數據和信息為基礎。
而智能化、智慧化是數據和信息處理的基礎。商顯智慧化是未來絕大多數商顯場景的必然需求。不過,在行業共識之下,智慧商顯的發展也在面臨結構性和階段性的困難。
從結構化的市場看,AI智慧應用在不同部門、不同行業,甚至不同地區的發展水平差異很大。尤其是會議和教育兩個場景中,有些客戶提出了很強的AI需求;有些用戶還在滿足于單純顯示效果的要求。
從發展的階段性看,AI智慧應用自身處于“產業前期”,與5G應用相類似,都是“畫餅為主”的階段。商顯企業在產品革新與渠道體系變革上,缺乏確定性的抓手。智慧產品的市場帶動性也并不明確。更是出現了例如無人超市這樣的“探索性”場景“先期夭折”的案例。
但是,即便如此,應對AI智慧化對商顯產業的賦能與變革依然是行業企業的重大任務。其中關鍵的轉變是:行業企業是否甘于只做顯示終端這種配件,還是成為系統化的服務商。
行業中很多企業認為,未來的商顯更會是“服務化”。“商顯即服務”的能力建設,是智慧時代商顯產業的核心方向。教育、會議、零售,甚至基礎設施行業,都會形成類似的趨勢。例如在智慧教育市場一些顯示、錄播等企業,已經開始構建“云+端,點+網”的服務集團架構。
所以,2019年AI對商顯的賦能“沒有引發量的跨越”,卻在導致“質的變革”:商顯企業的未來方向之爭就此展開。這遠要比顯示器增加智能功能,更能深刻改變產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