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視訊業務領域,無論發展到哪一個階段,組網協議及其標準化工作一直是處于核心的重要位置,大到合理的框架結構,小到每一個參數的內容定義,只有組網協議的內容確定下來,產品才能制造,業務才能互通,領域才能發展。
回顧視訊會議的發展歷程,其組網協議也跟隨著通信網絡的發展而變遷。國際電聯的標準發展經歷了基于電路交換的H.320協議,基于包交換時面向有連接的H.321協議,基于包交換時面向無連接的H.323協議。目前,H.323已經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同時,由于分組交換網帶來的靈活和自由,對于組網協議的研究和制定也引起了很多標準化組織的興趣,目前IETF制訂的SIP就是一個非常熱門的研究課題。
二、H.320協議
1、H.320的提出及使用范圍
H.320系列標準是ITU-T于1990年提出的,是目前會議系統中應用最早、最為成熟的協議,它支持ISDN,E1,T1,帶寬從64kbit/s到2Mbit/s。截止到2000年,幾乎所有會議系統廠家都支持H.320協議,甚至目前許多基于IP的視頻會議系統也支持H.320。該建議規范了ISDN網上的視頻會議系統的主要技術環節,這是第一個基于特定網絡制訂的協議,對于視頻會議業務的互通以及不同公司產品之間的互聯提供了基本保障,這個標準的推出,在視訊會議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為視頻會議的發展和普及奠定了基礎。
2、H.320的主要組成設備因受限所導致的問題
H.320的主要組成設備有多點控制單元(MCU)和終端設備。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完備的系統,但由于該系統是建立在電路交換網基礎之上,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也導致了很多問題:
(1)受到電路交換帶寬的影響。電路交換的特點是面向連接,傳輸速率和時延穩定、時延小、誤碼率低,因此視頻會議的質量容易得到保證。但它的缺點是連接固定,導致了用戶線路使用費用較高。用戶層的接入一般采用El專線方式或ISDN2B+D的接入方式連接,專線雖然能保證良好的穩定性和圖像質量,但網絡利用率低。ISDN受線路影響較大,對于線路同步等要求較高。這兩種傳輸方式都限制了會議的規模和可擴展性。
(2)受到電路交換特性的影響。由于在電路交換系統中不存在虛電路連接,因此終端和視訊會議系統之間交換的信息??音頻、視頻、數據和信令,都通過這一條電路來交換,所以采用了單MCU星型組網和兩級MCU級聯的方式。單MCU星型組網是指采用一個MCU設備與多個會議終端組成星型網絡結構。當會議終端多于一個MCU所提供的端口數時,單個MCU就無法連接所有會議電視終端。此時要通過級聯MCU的方式來實現網絡的擴容來增加網絡容量,構成主從結構。每個從MCU都與主MCU構成固定連接,因此網絡的穩定性差。從拓撲結構上來看,這種單星型結構會因主MCU的問題導致全網的不穩定。由于BAS碼長度的影響,網絡無法進行3級級聯,即使能通過一定手段級聯,會議最小時延、同步的要求也無法滿足,也就是說實際組網時的網絡規模很難再進行更進一步的擴展。
綜上所述,在電路交換的基礎之上,僅能開展針對小部分人的標準的視訊會議應用,不能擴展為一個多應用、交互性的多媒體通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