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H.323協議
隨著包交換技術的發展,ATM在一個階段內得到了很大推進。自1995年以來,ITU-T又陸續推出了用于ATM網絡的H.310和H.321系列標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ATM到桌面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因而H.310或H.321應用的可能性也很小了。
1、H.323介紹
1996年,ITU-T又推出了用于計算機局域網的H.322和H.323系列標準。H.323標準經過了四年的發展后,其2000年推出的第四版得到了大部分視訊會議廠家的支持。H.323不是一個單一標準,而是一個關于在IP環境中實時多媒體應用的完整標準族,它對于呼叫的建立、管理以及所傳輸媒體格式等各個方面都有完善而嚴格的規定。
(1)從整體上來說,H.323是一個框架性建設,它涉及到終端設備、視頻、音頻和數據傳輸、通信控制、網絡接口方面的內容,還包括了組成多點會議的多點控制單元(MCU)(由多點控制器(MC)和多點處理器(MP)組成)、網關以及關守等設備。
(2)基本組成單元。它的基本組成單元是“域”,在H.323系統中,所謂域是指一個由關守管理的網關、多點控制單元(MCU)和所有終端組成的集合。一個域最少包含一個終端,而且必須有且只有一個關守。
(3)H.323的實體。H.323系統中各個邏輯組成部分稱為H.323的實體。其中,終端、網關、多點控制單元(MCU)是H.323中的終端設備,是網絡中的邏輯單元。
(4)H.323的應用。利用H.323在網絡上可以開發出許多與底層網絡傳輸無關的多媒體應用,如多媒體視訊會議、多媒體監控、多媒體生產調度指揮、遠程企業培訓和教育、多媒體呼叫中心、網上IP電話、網上IP傳真、網上視頻點播和廣播等,并且可以利用H.323將多種應用和業務迭加到同一個傳輸網絡平臺上。H.323采用了先進的TCP/IP技術,在提供相同性能和更多功能的同時,大大降低了用戶終端的成本以及用戶線路使用費用,具有很高的性能價格比。
2、H.323體系
H.323體系基本上是一種兼顧傳統PSTN呼叫流程和IP網特點而發展的開放標準體制,代表著電信多媒體業務的大潮流。它的成功之處是吸取了許多電信網的組網,互聯和運營經驗,能與PSTN網,與窄帶視頻業務以及其它數據業務和應用網互聯互通。采用H.323技術體制,VoIP運營商可以基本上繼承傳統運營商的管理和運維模式。盡管H.323在VoIP方面是成功的,但在視訊會議業務網的組建和運營上,卻一直沒有很成功的例子。H.323在繼承了H.320系統組網,互聯和運營的經驗的同時,也保留了很多在H.320由于電路交換網的局限無法客服的問題,H.320的容量偏小,不易擴展等問題同樣出現在了基于H.323組建的網絡中。在中國,運營商組建的H.323VoIP和視頻業務網都是全國性大網,對網絡的擴展性和穩定性要求極高,組網必須多層多域,覆蓋城市多達數百,每個月的業務量在幾億分鐘以上。對于組建這樣的大網,H.320技術不適合,有著太多H.320痕跡的H.323技術也很難成功。
3、H.323的瓶頸問題
傳統的會議系統中,由于音頻、視頻、數據和信令,都通過一條電路來交換,MCU是作為一個設備存在的,控制和媒體處理這兩個功能獨立的模塊在物理上合并在了一起,H.320系統的一個主要瓶頸也在于此。而在實際H.323系統中,媒體和信令已經完全是兩條信道,但仍然沿用了H.320的做法,無法發揮出包交換網絡的優勢。實際上,多點控制器主要負責會議系統的控制,需要處理的信息量并不是很大,完全可以用軟件實現控制很多終端數;多點處理器主要負責媒體處理,需要對大量的媒體流進行處理,需要用硬件實現,應盡可能接近用戶端,處理的終端數也就可多可少。這樣建立起的視頻會議系統是能滿足電信網分層的要求的。目前,國際電聯也正在推進此項工作,多點控制器和多點處理器分離后使用H.248協議進行通信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