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內彩電市場中一匹黑馬非常惹人注意,這就是海爾。這一年海爾彩電首次達到全國平板電視市場兩位數份額。這也是海爾整個3C產品線,首次有產品占據兩位份額。雖然,海爾自身對此宣傳甚少,但是對于涉足3C市場十余年,卻一直匱乏佳績的海爾,智能電視正在成為新突破點。
支撐海爾智能電視和液晶電視業務高速增長的切入點不乏全球面板市場的穩定供給、半導體和智能配件市場的穩定供給,但是更與海爾5年前提出的以制造為基礎的服務化企業架構息息相關。海爾將自身的價值不僅定位于制造和產品創新上,也定位于家電銷售、應用,甚至物流服務上。
海爾的服務化理念,與智能和平板彩電產業“傳統彩電廠商面臨技術在外”的特點形成了緊密配合。通過更好的整合能力和市場營銷價值鏈,將更好的面板、CPU和OS組合的產品,以更低的成本推廣給更多的消費者,海爾正在創造彩電產業另一種不基于“硬件技術”制造環節的崛起范例,彩電行業新規律下競爭的標桿。
如果說彩電產業中,傳統彩電品牌對比聯想等IT品牌最大的優勢是渠道,那么海爾已經將這種優勢成功進行升級和嶄新的定義:包括渠道、銷售、物流、售后和創新技術、創新應用在內的“服務”價值。
智能電視未來比拼的是服務價值。這也是樂視彩電新商業模式的核心:樂視的軟件、內容和服務,與夏普面板、高通芯片、鴻海制造、專職的售后服務和電子商務銷售渠道的有機結合。雖然樂視的服務體系的構成與海爾不同,但是其最基礎的產品基石卻都是智能彩電的“核心技術在外”規律。